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健康个体心理是积极社会心态的重要构成部分,而由灾难引发的特定群体心理问题及其灾后恢复,一向受到心理学、社会学、医学、教育学等学科关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群众心理健康和心理疏导问题,强调“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群体。大学生心理问题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不同个体的生理、心理基础及其生活环境,但特定事件尤其是灾难性事件会对大学生群体心理产生强刺激式的碰撞。这场突发的疫情,影响了全国各类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学业、就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要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他们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
疫情期间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激烈“碰撞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打乱正常学习生活而出现的心理问题。二是缺乏正常社会交往而产生的心理问题。疫情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社会交往,原来那种常态化的同学聚会、户外远足、走亲访友被按下“暂停键”。有的大学生因作息时间不规律、自我管理能力弱,导致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三是影响正常毕业就业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每年春季本是毕业生求职应聘的重要时期,招聘会却因疫情暂时取消或延后,线下求职渠道减少,致使毕业生产生心理焦虑。
针对这些问题,一些高校虽然开展了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服务,但服务主体多为心理健康中心的老师和辅导员,不仅力量远远不够,而且“一对多”的心理服务很难做到精准有效。为此,高校党委应统筹协调、整体谋划,落实“三全育人”,把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都动员起来,动员全校老师积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画好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同心圆,汇聚心理健康培育合力,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老师对接联络,以传递成长关切、充实情感空窗、涵养健康心态、化解心理危机。
关注心理问题易发群体。疫情期间,各高校应当密切关注的心理问题易发群体主要有:就读于全国各地的湖北生源学生,以及在湖北高校就读的其他各省区市学生;应届毕业生群体;原来就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自己或家人被确诊感染或有危重疾病的;特困生群体。针对不同群体,应当采用灵活多样、多维系统的心理疏导途径,如发展优化、预防保健、社会支持和临床诊疗等。发展优化是基础性心理服务,预防保健会提高对抗有害刺激的耐受力,二者可服务于全体学生。社会支持指社会关系网络提供的物质精神帮助,临床诊疗是解决心理障碍的专业诊疗。由于高校延期开学,社会支持和临床诊疗的实施,需要学生家乡所在地心理服务组织的支持。高校应主动联系各地应急心理疏导专业团队、心理服务公益组织,联系学生所在社区、村委会,提供辖区内急需重点关爱的学生信息,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绿色通道”。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近日教育部正式推出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通过扩大研究生和专升本招生规模,多招聘中小学和幼儿园老师,引导参军入伍等举措,努力疏解毕业生就业升学压力。高校要创新就业创业工作模式,积极开展线上就业指导、心理帮扶。如与品牌招聘网站合作,开辟岗位与毕业生匹配度高的招聘专区,让毕业生在网上可以直接咨询、视频面试;主动联系优秀雇主企业,对接校友会,定期召开“空中供需双选会”;联系毕业生所在家乡的企业、机构组织协助创造就业岗位,尽最大努力保证毕业生就业渠道畅通。
疫情期间全面强化心理服务,疫情过后注重激活心理潜能。高校在疫情期间可以通过组建心理专业团队,制作疫情期间心理自助指南,开设“疫情应激反应的自我调适方法”“疫情中如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等心理慕课,开设“在线问诊”平台等途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要与学生建立热线联系,谈心交流;思政课教师要开设战疫课堂,加强价值引领;专业老师要利用雨课堂、云课堂等方式进行渗透式教书育人,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心理滋养,共同护航学生健康成长。待疫情结束后,高校应把学生心理健康培育纳入人才培养质量体系,落实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经费投入,完善目标管理、隐患排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如面向全体学生做一次心理健康普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干预措施;精心设计、集中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团体辅导,尽快抚平疫情带来的心理创伤,尽快激活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和自我实现的内在渴望,帮助他们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提振精气神,促进其成长成才。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任映红 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