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发挥文化特别是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建设具有影响力、凝聚力的主流意识形态,始终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文化和国家治理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魂,也是国家治理的魂,在国家治理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对文化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就是因为它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以文化方面的制度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能只挂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上。公报中部署了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一言以蔽之,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才能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优秀文化产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以文化自信提升治理效能,把精神力量淬炼成治理资源,我们就能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平